Climind:氣候創新,乘勢而起
看似雜亂無章的氣候數據,經Climind的人工智能系統分析驗證後,瞬間化身為企業未來決策的關鍵助力。
當全球爭相應對氣候變化,大部分企業卻依然如同摸黑夜行。ESG 團隊、政策部門及分析師往往花上數月,才能從錯綜複雜的氣候數據中理出頭緒,待決策塵埃落定時,資料卻已過時。面對氣候變化大時代,扎根於香港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Climind正着力構建氣候智慧型決策所需的數據與智能核心基石。
Climind成立約兩年,拿到了香港科學園,知名天使投資人和TSSSU+基金支持,由聯合國SDG青年領袖(全球17名),前倫敦帝國學院綠色金融及數據研究員王翰元(Karen)和團隊創辦。她創立公司的初心明確:氣候報告出爐時間太長,世界的步伐卻愈走愈快。Karen表示:「一份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評估報告,需要五年時間才能完成。但當內容發表時,大部分數據早已過時。我們正是要填補這個落差。」
在投資推廣署的支持下,Climind得以迅速連結商界領袖、科技專家、氣候學者甚至潛在客戶,並在短時間內建立專業信譽,成功獲得清華大學、香港浸會大學、聯合國、世界銀行等機構的認可。

Climind的產品有五個基礎模塊,像“樂高”模塊一樣為企業提供專業的大模型工具:Ask是為專業人士而設的問答引擎;Read可快速解讀各類報告及文件;Knowledge是精選策劃的智能資料庫; Data Marketplace是一個提取、整合經驗證數據組合的資源平台,而Agents,則是一個致力於自動化專業人士工作流的智能體。

在Karen眼中,完善的系統架構和高質素數據,是Climind得以在市場脫穎而出的致勝關鍵:「我們並非純粹開發單一產品,而是為所有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知識工作者,打造數據與人工智能基礎建設,重新定義可持續發展行業和知識型工作者的工作方式」
其努力成果亦有目共睹。據ESG分析師反映,Climind為他們節省超過85%的手動數據處理時間。有美年大健康、中誠信、香港大學,以及可持續發展資訊及數據權威平台 Illuminem等客戶,均使用Climind縮短運算時間、提升數據質素,從而增強決策能力。對於稽核團隊及評級機構而言,Climind更助其節省80至90%的ESG數據營運成本。

然而,Climind的願景遠不止於數字成效。Karen表示:「我們的使命,是讓可持續發展智慧自然融入日常工作流程。無論你是政策制定者還是投資組合經理,均可以輕鬆取得可靠驗證的數據和專業建議。」
對於其他正磨拳擦掌的創業者,Karen的建議是:「不要蹭熱點,而是要找出生態鏈中的痛點,打造能一擊即中的解決方案,帶來真正的改變。」


